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城根营村:设施大棚“撑”起新希望——承德革命老区贫困村脱

    信息发布者:柳国瑞
    2017-07-25 17:37:42    来源:承德政府网   转载

    城根营村:设施大棚“撑”起新希望——承德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系列报道之八

    承德政府网 2017年07月25日 08时34分

        本网记者 乔溪

        “她驰骋着草原奔腾的梦想,她闪耀着峡谷白云的灵光……”

        位于接坝地区的革命老区——丰宁黄旗镇城根营村,正如歌中所唱:风光迤逦,生机勃发。

        沿着宽阔的大道走进村庄,隐隐的青山下,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大棚,正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秀美的自然风光伴随着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。让人难以想象,这里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。

        “嫁到这里11 年,种了9 年玉米。‘穷’,让我对生活几乎没有了盼头。没想到大棚让我们家1 年脱贫,2 年就买上了小汽车!”仲夏时节,村民刘建春一边拿着剪刀修理大棚里的西红柿枝丫,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。看着棚里红红火火的西红柿,刘建春坦言,今年刚到7月,仅一茬豆角、西红柿就已经赚了3万元。

        2014 年,城根营村还是一个破旧落后的小山村,基础设施极差,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。从北京辞职回村的党支部书记刘佩仿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。村两委班子带着村民到北京、上海等地考察学习,认为在村里建大棚,种植西红柿间作豆角很有市场。

        但在建蔬菜大棚之初,贫困户一没资金,二没信心,瞻前顾后,迟迟没有动静。“大家一起干,挣钱大家分,赔钱我们担!”刘佩仿带头拿出10 万元,党支部6 名党员一人帮扶3 到6 户贫困户,先建起了第一批大棚,并向全体村民承诺:赔了算党员的,贫困户挣工资,赚了一起分红!就这样,村里建起了第一批大棚。就是如今一进村最先映入眼帘的“两委班子示范区”——全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。一年下来,贫困户刘建春挣了4 万多元。

        如今,村民们早已放下包袱,蔬菜大棚规模也扩大到240 亩,吸引170 户农户入股分红,还带动150 人就业。

        打赢脱贫攻坚战,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在2016 年种植合作社成立之初,就建立了党支部,6 名党员分工明确,形成了产、供、销一条龙管理链条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的基础上,村里建立了“一户带四户”扶贫机制,即每个设施蔬菜大棚的所有人带动4 户建档立卡户,开展精准扶贫工作。同时,他们还打造了脱贫攻坚产业区、两委班子示范区、集体经济发展区、有机产业带动区等四个产业片区,包含了苗木基地、老种子杂粮基地和有机谷子基地等。2016 年,全村328 户每户平均年增收9252 元,贫困户增收9752元。

        “以前我们村穷,我都去邻村打工,现在我们村大白天都看不见一个人,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在棚里干活呢。如今大棚发展得好,村里人手不够都从邻村雇人来给我们打工。”56 岁的何淑珍抱着一周岁的小孙子高兴地介绍,她现在再也不用出村打工了,在家一边看孙子一边就把钱挣了。

        杖藜凭眺处,无处不春风。如今,城根营村全村1886 亩耕地已全部流转到村集体,为推动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村里先后组建城美专业种植合作社,种植西红柿间作豆角;签订丰大公司发展庆丰包子铺订单大葱230 亩;引进保定来源有机食品公司建立种植本地自有杂粮种子基地120 亩;吸引高端农业“北京诺亚农庄会员制宅配有机蔬菜种植基地”落户。一座集一二三产于一体,环境优美、游人如织、社会和谐稳定、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新农村正在这里清晰地呈现出来。

        “我们要让每一位村民都自力更生地过上好日子,为此,村里将不断扩大农业产业种植面积,调整高品质种植品种,大力建设新民居,利用良好的交通条件和环境优势发展西山旅游,促进城根营村全面和谐发展。”党支部书记刘佩仿站在村发展规划图版前,信心满满地说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